学校主页|学科网站|本站首页|

学术科研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园地 > 研究生工作 > 学术科研 > 正文

思想的碰撞 智慧的火花——记“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外国语言与文化研究博士后学术论坛之文学与文化组学员研讨会

发布人:日期:浏览数:

9月18日下午,“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外国语言与文化研究博士后学术论坛之文学与文化组学员研讨会在com6774澳门永利515报告厅顺利举行。多名来自全国各个高校的博士后学员积极参与研讨并在会上做精彩发言。本次研讨会由曹波教授主持。

首先,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的霍盛亚博士在会上对小说“逼真性”(verisimilitude)诸问题进行了论述。他认为对于小说是“真”还是“假”的讨论无益于解决这一文类产生的独特阅读体验,通过引入“逼真性”这一概念,试图消解这种二元对立,并指出“逼真性”作为一种修辞普遍存在于所有的小说中。在系统的论述了托多罗夫“逼真性”二分法即文类逼真性和文化逼真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情感逼真性”这一有效补充,并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具体的论述。

上海交通大学的张加生以“劳森、丛林与现实主义——论劳森作品的丛林意象与民族想象”为主题,对劳森丛林书写文本进行了全面考察。他认为,劳森现实主义书写对丛林意象的建构表达了作家对澳大利亚早期丛林人生存状况的关注;劳森紧紧围绕从林现实建构的丛林孤独、丛林抗争与丛林情谊三重意象,意在强调丛林人对澳大利亚民族的贡献,同时丛林意象也表达了作者对澳大利亚民族想象的丛林理想以及劳森作为现实主义作家的民族担当。

上海师范大学的吕丽盼从“种族平等”、“性别平等”以及“阶级平等”三方面对考琳•麦卡洛小说《呼唤》中的平等意识进行了深入探析。她认为小说所宣扬的平等理念不仅还原了19世纪中末期澳大利亚淘金地的真实场景,同时融合了作者的种族、性别和阶级平等愿景,这些平等思想的植入充分表明小说作者对澳大利亚作为一个多种族、多元文化并存的国家真正实现平等的人文思考。

武汉大学的姚璇博士在研讨会上论述了德语视觉诗的主要特征及其意义。他认为德语视觉诗的主要特征为图形性、语义多重性、对称性、同词反复性、形声互促性、标记性、语素可离合性及语素可交换性,这些特征使视觉诗在克服逻各斯语音中心主义、体现意义的开放性和形义象的综合性方面具有开创意义,而视觉诗不是人们在审美上预期的那个没有概念而普遍令人喜欢的东西,读者和作者要做到“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存在一定困难。

河南省信阳师范学院跨文化研究中心的柳士军博士对莎士比亚中国化的理论话语建构做了详细描述。他认为,莎士比亚中国化既具有丰赡的思想渊源,又能适应当代外国文学研究的时代论题。因此,莎士比亚中国化需要完整的理论建构。他提出莎士比亚中国化的十个基本理论术语:“化”、“莎士比亚化”、莎士比亚中国化、中国化的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因子、莎士比亚意象、莎士比亚形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莎剧演出中国化、莎剧翻译中国化等,这些对于当代中国的莎士比亚中国化的话语建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南开大学的岳巍对中国电影在俄(苏)的传播进行了概述。他提到,中国电影在苏联和俄罗斯的传播情况以1949年和1991年为时间界点分为三个阶段。1935年,中国首次向苏联派出电影代表团并选送影片参加影展。《渔光曲》获奖,成为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积极学习苏联电影,中国电影发展速度很快,中国电影界拍摄了许多优秀影片,从1949年到1959年有100多部中国影片在苏联放映并产生了较大影响。1959年和1961年,中国连续参加了两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并有3部影片获奖。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苏电影交流日益活跃,中国继续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和苏联举办的其他电影节,不断有参展影片获得各种奖项。中国与俄罗斯联邦关系时期,电影交流仍是两国文化交流的重点领域。有些中国影片在俄罗斯放映时很受欢迎,中国选送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和海参崴国际电影节的影片也不断获奖。中俄两国电影交流不断机制化,进入了良性互动的发展轨道。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的博士生杨曼讨论了印度文化“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的根本精神。杨博士通过对印度创世神话的追溯与探究,指出“印度神话的每次创世实际上就是轮回的开始”。杨博士阐明这种文化精神的实质就是:“遇到问题不是去克服,而是掉头向后,或者干脆想从根本上取消这种问题或要求,这种应付困难的方法最违背生活的本质,为禁欲的态度”。

com6774澳门永利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的金乾伟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中越发展关系展开研究。他指出,广西北部湾自汉代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入门户,结合历史背景和时代发展需要,出于战略高度建设21世纪新的海上丝绸之路,就是创建和平共处、友好合作、深化发展的大好形势,越南作为与我国广西接壤的近邻,可以说具有土地山水相连、意识形态相近、族群文化相亲等方面的优势,虽然上个世纪中越战火的硝烟气息已经散尽,但有时所呈现的爱恨情仇似仍是两国一度尴尬关系的形象写照,由此就应该从长远视野考量两国发展关系,采取理性、智慧、务实的手段,以新的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契机,巩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成果,双双努力书写中越两国和平友好的新华章,以实际行动化解遇到的各种难题,加强两国之间的信任与交流,积极建构珍爱和平、合作发展、造福人民的世代友好关系。

最后,来自东北师范大学com6774澳门永利的曲艳丽用审辨式思维审辨研究生英语教学——以《英美文学影视赏析》课程为例。她认为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电脑网络、数字音像、远程通讯为人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巨大改变的同时,也为现代高等学校语言教育带来巨大挑战。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课堂-教材-教师三点一线式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学生的就业需求。英语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转型既要考虑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也要结合学生的现实需求。因此,教学过程中有必要探讨学生审辨式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论并构建具体应对方案。

研讨会上,曹波教授对每位学员的发言都进行了生动点评,并与学员就特定问题进行了讨论。研讨会议气氛活跃、精彩纷呈。最后,此次研讨会在曹波教授精彩而又富有启发的总结中落下帷幕。

上一条:2017年研究生讲座汇总

下一条:博士后面对的五个关系——王克非教授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外国语言与文化博士后学术论坛上的主题发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