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7-8日,永利官网“英国、爱尔兰研究中心”主任曹波教授应邀参加了在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奥林图书馆(John M. Olin Library)举行的“何以言表:纪念萨缪尔·贝克特”专题研讨会(What Is the Word: Celebrating Samuel Beckett)(https://library.wustl.edu/event/beckett/),并用英语做了两场讲学。
在11月7日下午1点举行的简短开幕式之后,曹波教授做了研讨会的首场主旨发言。他以“萨缪尔·贝克特的汉译历程”为题,面向数十位美国专家和研究生阐释了贝克特实验小说和荒诞戏剧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指明了其中国化进程的阶段性、未完成性、与历史语境的关联及近期前景,并在随后的问答环节中回答了多位专家的提问。这场讲学向美国同行展示了中国“贝学”的成就、特色及近期愿景,尤其阐明了翻译在贝克特中国化进程中的作用,进一步沟通了东西方在相关领域的交流互鉴。
曹波教授在首场主旨发言(华盛顿大学奥林图书馆,2019年11月7日)
在11月8日下午3点举办的工作坊中,曹波教授以贝克特1931年2月24日写给麦格里维(Thomas MacGreevy)的信为例,面向该校东亚系师生及其他院系的贝克特爱好者讲授了“贝克特书信汉译”的经验。他首先强调了即席写就的书信与经过反复修订的出版物的差异,进而谈及汉语作为“意合”语言在翻译这类书信中的优势,并以信中的笔误、人称代词、非英语片段、文字游戏、语体变异等为例,讲授了同音词、同形词和称谓语的选择以及无主句、流水句、破句、把字句、倒装句等的运用技巧。这场工作坊向该校师生展示了进行中的《贝克特书信集》汉译的原则和技巧,也体现了汉语和中国文化的魅力。
曹波在工作坊(华盛顿大学奥林图书馆,2019年11月8日)
2019年是贝克特荣获诺贝尔文学奖50周年暨冥诞30周年。来自数所外地高校及华盛顿大学比较文学系、英文系、戏剧系和创意写作中心的近百名师生参加了此次会议,旨在展示和探索贝克特在文学创作、艺术创新及翻译传播中的成就和影响。两天的会议以贝克特的作品和书信为焦点,将美国境内贝克特专家的主题讲座、戏剧团体的实验性演出和多语种译者的翻译工作坊穿插起来,使传统的人文研究与创意写作、翻译传播、舞台表演、相关教学、藏品展示及数字技术相互对话,展现贝克特跨界艺术实验的持久影响力。会议期间,该校展出的贝克特手稿、新近收藏的汉译《萨缪尔·贝克特全集》和华人学生导演的贝克特名作诵读等也引起了热烈反响。
华盛顿大学奥林图书馆收藏的汉译《萨缪尔·贝克特全集》(2019年11月8日)
据悉,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也是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由诺奖诗人艾略特(T.S. Eliot)的祖父创办,近年在全美高校排名中名列第19位。其“现代文学分馆”是美国贝克特出版物、手稿、档案等首屈一指的收藏馆之一,与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的利里图书馆、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的兰瑟姆人文研究中心及埃默里大学贝克特书信项目中心齐名。